作为完美贤人品格的教育,作为属人卓越性的教育,自由教育就是让自己记起属人的卓越、属人的伟大。
——施特劳斯
伊索克拉底是希腊古典时代后期著名的修辞家和教育家。布鲁姆在这本书里详细解读了这个对哲人来说太过政治、对修辞家来说又太过哲学的古希腊作家。
第一章探索伊索克拉底眼中“好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在伊索克拉底看来,好政治制度的典范,一个是雅典的祖传民主制,一个是君主制,这两种典范各有优势。
第二章讨论伊索克拉底的泛希腊主义问题,探索其《泛希腊集会辞》的内在意图。作者认为,伊索克拉底的泛希腊主义,并非真的想实际发动什么泛希腊主义战争,而是旨在保护更重要的东西即希腊文化,并抵制野蛮。
第三章回到伊索克拉底其人本身,探讨他作为修辞家与作为哲人这两个面相之间的关系问题,而这也意味着探讨修辞术与哲学的关系问题。作者最后得出结论:修辞术与哲学是同一的,而修辞家伊索克拉底也是一个苏格拉底式的政治哲人。
中译本前言
导言
第一章 城邦
第二章 泛希腊主义
第三章 修辞术与哲学
结论
泛希腊主义背后的哲学关切 伊索克拉底在向我们表明“满足贪婪唯一正确的方式就是去做哲学”的过程中也做了类似的事。正因为如此,他在演说中采用了双重道德标准。那种表现在城邦间关系中的低级道德(lower morality)如果推至极端将会导致哲学研究;而哲学反过来也能回到好城邦的正义,并为其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 只有哲学才是真正普遍的、一般的,而与此同时,即使是具体的城邦,也需要那些从多少更广的意义上理解问题的人做他们的立法者和君主。那些泛希腊主义演说无形之中让政治家拥有了更广阔的抱负,并且让一些政治家意识到,如果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能和伊索克拉底相似,那么他们心中的理型和抱负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伊索克拉底的学园既会培养政治家也会培养哲人。因此,泛希腊主义演说的广度、诚恳度,以及它的一般性,都旨在唤起那些能激发人们去干一番政治伟业和做哲学研究的动机。它们所产生的影响远非这一或那一反对蛮夷的希腊战争计划所能企及。它们代表了心智在所有人类事务中的重要性——这是一个常常被城邦忽视的明显的事实。 我们无法确切地知道,伊索克拉底是否希望他的计划能在他那个时代产生实际影响;他是一个非常明智的人,他从未想当然地认为,我们可以相信权力会明智地使用其自身。如果有人表现出拥护他的想法,他毫无疑问会感到高兴,但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事还是让文化之火生生不息。 伊索克拉底似乎从未觉得他的泛希腊主义思想是一个失败的东西;他关心的对象似乎就是他的哲学。纵观伊索克拉底的一生——直到他最后的那篇演说——他所担忧的似乎一直是他的哲学被误解。 泛希腊主义只是手段,为要保护比任何征战或城邦都远为重要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雅典才有的那种程度的人性(that level of humanity),它比任何城邦荣耀或任何政治计划的成功都更有价值。 如果从伊索克拉底的学园中能走出一些明智的政治家,那么他将非常满意于他对城邦所作的贡献。他不是什么救世主,因而不会指望政治现实在一夜之间发生改变。因此,针对蛮夷的战争仅仅是第二位的。这是一个暂时接受了政治的那些假定的非政治人所提出的好建议之一。但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让希腊文化在他的学园里生生不息,通过他的演说,一些人也许会被哲学吸引,而其余的人也许会正确看待他的教导。 这才是真正的泛希腊主义,即守护文明、抵制野蛮。城邦事务总会有进步的空间——只要伊索克拉底精神上的子孙依然健在。 (摘录自页131-133)
阿兰•布鲁姆(1930—1992),美国二十世纪重要思想家、政治哲学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早慧的天才,1955年 25岁时毕业于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毕业后又分别任教于耶鲁、康奈尔、特拉维夫、多伦多等多所世界一流大学并最终回母校芝加哥大学鼎鼎有名的社会思想委员会。曾师从列奥•施特劳斯、雷蒙•阿隆、亚历山大•柯耶夫等著名哲人。后来成为施特劳斯学派中的重要人物,被誉为该学派第二代掌门人。代表作有《封闭的美国精神》。